市特校2014-2015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新发展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不断开创新局面;以育人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改进工作作风;以强化管理、教育创新为基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营造人本、和谐、文明、生机的教育环境。使全体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使全体教师聚精会神,教书育人,幸福工作,快乐生活。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朝着省内一流品牌特校目标迈进。努力创办适合特殊学生发展的特教学校。
二、目标任务
1、以科研为先导,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强师德,正作风,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师资队伍。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5、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后勤管理。
6、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创建,营造优质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三、主要内容
(一)党建工作
建设政治硬、能力强、素质高、品行好的党员干部队伍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在发挥党员作用、树立党员威信、塑造良好形象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在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先进典型、学习先进典型,践行党的宗旨上取得新突破。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做广大教师的表率。
1.以人为本,转变管理观念,在把常规做好,过程抓严,细节抓实的基础上,以创造性的工作实施学校发展目标。
2.实施一线管理,走动管理。深入处室、班级、教研组、教师办公室,工作重心下移,多调查研究,多倾听师生的意见建议,多发现并解决问题,目标在一线定,问题在一线找,成绩在一线看,杜绝工作出现管理盲点。
3.领导班子及党员带头讲学习、讲方法、讲合作、讲奉献。搭建学习平台,丰富学习活动的内容,把党员学习和教师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二)德育工作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和德育工作制度,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
2、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创建优良的校风。
(1)坚决执行学校相关规定,规范学生的学习、规范学生的各种习惯的养成。
(2)注重制度化管理。
(3)加强对学生干部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
(4)定期对问题学生进行德育培训,做好青春期教育工作。
3、加强安全教育。
继续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于全学期的始终,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重视综治、创安、普法等方面的整合,着力打造平安校园。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2)加强学习,开展活动,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2、 以爱为特色,创办适合学生发展的特殊学校为目标,以“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树师表”为主题,着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湛、让学生喜爱、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以有效课堂项目建设推进为中心,抓两头促中间,分类推进,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养。
一是青年教师要迅速熟悉有效课堂教学一般要求和基本规则,基本功过关。继续执行新教师培养计划,教务处敦促新教师上好打磨课;中年教师要努力克服经验主义,要不断学习,不落伍,提效益,出成果。继续落实好“四优一评”活动方案,不走过场。
二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要切实承担起青年教师有效课堂研究的培训责任,上好示范课,在课题研究上起到引领作用,教务处做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的考核工作。
三是推进“科研兴师”,加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科研工作,培养一批理论上有高度、实践上有创新、成果上有特色、社会上有影响的名优教师。
四是创新“交互式”学习形式,切实建立学习型校园。从通识和专业培养两方面促进教师的成长。
(四)教学、教研工作。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力求创新方法,形成日常化、体系化、制度化,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有序。
一是继续以“四优一评”、“艺术教育”和“自闭症儿童送教上门”等活动为工作抓手,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加强教学常规检查,教务处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期初、期中和期末检查,要求教师备超前课,并且做到课后有教学反思。
三是加强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巡查与督导。课堂巡视制度不折不扣地实行,做到有巡视有记录有签名,确保课堂的有效性。
2、是狠抓课堂教学实效,优化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1)扎实开展有效的听评课活动,抓好常态课。
(2)全面开展学校骨干教师示范课、家长开放日活动,上好引领课。
(3)以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教学竞赛活动为契机,上好优质课。
3、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充分利用新课程培训、远程教育学习、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以及其他教研形式,促成全体教师的教学思想的转变,从“转变”到“改变”,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2)大力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3) 精心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主动关心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各教研组长根据师徒结对的原则和培养计划的实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于具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加快校本教材的研发,更好地适应和服务每一个学生。
4、推进现代化教育,实现“班班通、人人会”的目标。
5、坚持以构建有效课堂为主题,扎实开展听课、观课、赛课、评课活动,教师“有效课堂”通识培训、“同课异构”、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业务培训和教研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加强校舍、校产管理
1、进一步完善校产、校舍管理制度,尤其是强化赔偿制度。期初统计校产,期末验收校产。
2、严格校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严禁乱拿、乱用、乱丢、乱放等不负责任的行为。
3、加强用电用水和日常检修管理,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努力为学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
4、倡导良好风气,爱护学校设施、设备,爱护花草、树木,杜绝践踏草坪、折枝摘花现象。
(六)坚持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
1、严禁乱收乱付,做到勤俭节约。
2、按时上报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报表,按时、如实上报“三公”经费报表。
3、执行财务预算,坚持计划、合理使用经费。
(七)新校区建设、搬迁工作
1、积极争取政府有关特教扶持政策,以改变办学条件。
2、规划并建设好学校发展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把新校区建设作为2015年的重点工作来抓。
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
二〇一五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