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关于印发《教育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添加时间:2016/9/28 10:06:59 浏览量:


 

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市直各学校、机关各科室:

根据《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教育扶贫的实施意见等四个脱贫攻坚配套文件的通知》(铜政办〔2016〕25号)精神,制定铜陵市教育局《教育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9月20日    


教育结对帮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市政府《铜陵市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铜政〔201259号)相关精神,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教育结对帮扶活动,三年一周期,第一周期从2016年开始至2019年结束。现就开展教育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建立市区与枞阳县学校结对共建制度,支援学校从2016年起,用3年时间帮助枞阳县受援学校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强化师资队伍、提高课堂效益、活跃教育科研,到2019年,帮助受援学校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细致、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枞阳县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二、帮扶形式

一是以市直和区为单位,组织学校结对共建;二是开展名师工作室教学交流活动。

三、帮扶内容

发挥支援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对受援学校从教育管理、教学示范、资源共享、教师培训、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帮扶。

()教育管理

支援学校班子要帮助受援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现代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帮助受援学校找准学校发展的定位,理清学校发展思路;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支援学校校级班子成员每学年到受援学校开设有关学校管理经验的讲座,受援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和优秀后备干部、教师可到市区学校挂职锻炼,提高受援学校管理水平。

()教学示范

加强结对学校教师的日常教学交流,市区学校定期组织本校优秀教师送教活动;市教育主管部门定期组织特级教师、省级教坛新星、市拔尖人才、市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到帮扶学校定期开展示范教学、研讨;名师工作室互动交流,组织市级名师工作室定期到枞阳县各学校开展教学研讨、互动交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送给帮扶学校。

(三)资源共享

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帮助受援学校用好各级基础教育网的教育资源;帮助受援学校加强对实验室、功能室、图书室的建设、配备,以及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的指导;充分利用教育网、远程教育等手段,形成备课、课堂教学等优质资源共享。

(四)教师培训

帮助受援学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培训计划和工作措施,对受援学校教师每年全员培训一次以上;帮助受援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充分发挥市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和骨干教师的作用,采取与结对学校青年教师师徒结对等方式,提高结对学校教师素质,可选派青年教师到结对学校跟岗学习。

()课程改革

针对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通过上示范课,办专题讲座、建交流平台,加强支授双方的教研活动交流,引导受援学校教师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深化课改理念,细化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模式,帮助实施和深化新课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以今年下半年作为结对帮扶工作的强化期,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明确相关工作机制及责任分工,把结对帮扶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要选派优秀教师,尤其是音、体、美、实验等紧缺学科教师,开展支教、送教、讲座和教学研讨等;下半年每个支援学校要确定1-2名紧缺学科教师(含音、体、美、实验学科教师)每月赴受援学校工作不少于1周;力争半年攻坚,帮助枞阳县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

(二)签订协议 科学管理

支援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支援教育主管部门和受援教育主管部门之间要签订帮扶协议书,进一步明确3年内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应实现的预期目标和分年度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支援学校要切实按照帮扶协议书任务要求,进一步明确帮扶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步骤,以及具体的措施、人员和时间安排,增强工作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保障经费 完善考核

各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市直学校,要做好结对学校的经费保障工作,对援教教师的交通费、生活费给予保障,对学校结对工作和援教教师进行考核。市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将对结对学校、援教教师进行评比表彰。对工作优秀的区、学校给予奖补。

(四)形成机制 务求实效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重要抓手,也是进一步挖掘优质学校办学潜力,促进支援学校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各教育主管部门和结对双方学校要积极探索有利帮扶措施,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从谋发展、谋未来的高度全力支持结对帮扶工作,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抓紧抓好,务求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