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有效教学交流材料 毛君梅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添加时间:2011-3-2 14:56:00 浏览量:
有效教学交流材料
组别
|
培智组
|
主题
|
课堂教学生活化
|
|||
学科
|
培一数学
|
授课人
|
毛君梅
|
时间
|
2012年2月
|
|
有效教学目标 与 措 施
|
||||||
具
体
内
容
|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能较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1-20各数。2、使学生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的大小,能区分11-20各数表示的两种意思,即十几和第十几。3、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4、培养学学生认识事物,观察图意。
教学措施:
1、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实物书包、文具 、小棒等为教具,把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直尺上的数表示数的顺序规律。
2、将生活中的问题提炼成计算知识,在生活中学习计算。例如,买东西的问题,通过一个例子,让学生知道了要先算8支铅笔,再加上5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地。后算加。通过这个例子,并不是只让学生会解决这一个问题,而是应从中提炼出进位加法运算规则,并且要能把这个规则运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去,遇到类似问题,知道如何计算。所以,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提炼出计算知识。
3、学以致用,用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的习题,很多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做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计算的学习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整教材,用更熟悉的事例来编制习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计算知识,培养熟练技能,应用意识。
4、多媒体辅助教学,构建生活课堂。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时,首先在屏幕上出现春天的景色,池塘边的柳树上15只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春天的景色多美,大地披上了绿装,柳树发芽了,大家还看到了什么?"接着利用动画效果,鸟叫声由远及近,又飞走了7只,"大家又发现了什么?""谁能用三句话表示出刚才的情景?"在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无意注意,几十双眼睛紧盯屏幕,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有声有色的回答着每一个问题。使枯燥的和抽象的数据鲜活生动,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学习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思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从小热爱数学,喜欢数学,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
|
备注
|
——以“课堂教学生活化”为主题的有效教学交流材料
- 上一篇:2012有效教学研讨发言稿 吕春燕
- 下一篇:构建有效教学的因素 培智组 汪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