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构建有效教学的因素 培智组 汪素华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添加时间:2011-3-2 14:57:00 浏览量:
  
构建有效教学的因素
培智组   汪素华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构建有效课堂的首要因素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一个教师必须具有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敬业爱岗,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在特殊教育学校,面对的是一群残障孩子,教师要有很好的接纳这些孩子的心理,从心里认同他们,走进这些孩子的与众不同的世界,学会与他们真诚地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承担我们的课堂教学任务,才能用心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一定的效果,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更好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有效教学不仅仅在于老师的教学措施得力,同时也要观察学生的学习与掌握知识的情况。一个只有老师一言堂的课堂,在教学效果显现上肯定是不全面的。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教学,盼望在课堂上进行师生间的互动。这样不仅能激起老师的上课激情,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更能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乐意地、主动地学习知识,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丰富了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更能显现。
(三)、认真把握教学环节。
1、备好课,特殊教育的课堂不同于普教的课堂。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一节课备与不备,进课堂是两回事。尤其是对残障学生,备课的重要性更为强烈。因为,健康的孩子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除了老师课堂讲授外,他们还能通过其他的渠道来进行知识信息的补充,而我们面对的学习对象几乎是靠老师的课堂来引导,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尽可能地做得充分些,准确些,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学生残疾程度和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性,把知识分层与弹性处理。
2、课堂要调控好。作为教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给每个残疾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也是特教老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必须遵行。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我们的学生又是多层次的,所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上不仅要集体教学,同时还要个别辅导,甚至是手把手地教,这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分配上显得紧促。因此,我们要合理地调控好课堂,把教学环节安排适当,尽可能地顾及到每个孩子,尽最大的努力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能有所收获。不能让陪坐或陪读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四)、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理论和业务水平。
特殊教育是一项专业知识比较强的职业,它不仅要求从事特殊教育行业的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求我们具有特教专业知识,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显得更加有效。比如,在智障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掌握自闭症症状的知识、脑瘫症状、多动症症状等等这些病症的成因、临床表现以及患有这些症状学生的行为特征。因此,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五)、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1、现在的社会,教学资源丰富,我们要充分利用,要勤利用,不能怕麻烦。原因很简单,智障学生头脑简单,要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培养一定的能力,必须从多方面来给予感官的刺激与行为的强化,是他们加深印象,以至于能学以致用。2、教师个人的专业,要不断发展与更新,多学习,他山之石可以共享,我们没有现存的好的经验,向特殊教育发展较好的学校多交流,多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出新出彩。
(六)、家校有机配合。
充分利用家庭教育来协助学校的教育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普教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很好,无论是在教育孩子做人还是在学习方面,普教的学生家长积极地配合学校。而特教的家长恰恰相反,特教学生的家长有两种典型的心里心理状态:第一种是孩子的学习靠老师,如聋哑学生的家长,称自己不懂手语,无法与孩子交流,;第二种是把孩子放在学校,有个安置的地方,自己落得一时轻松。如智障学生的家长,因为智障孩子很多方面都有异常的行为表现,家长长时间的面对,而显得身心疲惫,放进学校,不管孩子学没学,无所谓。所以,我们特教老师要积极地做好家长的思想转变工作,要让家长们认识到自己也是教育者,认识到自己和老师具有一样育人的责任。这样做,我们的教学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在教学中学到知识,获得了一定的启示等,需要我们的老师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出发、对于特殊教育来说,特教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水平更为重要。特教老师不仅要从事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对残障学生进行康复训练,使残障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身体也能得到很好的康复,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回归社会。服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