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2012有效教学研讨发言稿 王 舫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添加时间:2011-3-2 15:00:00 浏览量:
  
新学期 新思路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有效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2-2-15                                 姓名:王 舫
提升师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生情况
  我班共有学生10人,其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四
分之一的学生因多重残疾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经历二年半
的苏教版的教材学习后,我发现部分学生解题的能力提高了很多,
视野也开阔了很多。随着年级的增高和年龄的增大以及认知能力发
展的不均衡,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加大。本学期将加大对学困
生的辅导力度,使每个学生的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二、本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1.除法; 2.年月日; 3.平移和旋转
4.乘法; 5.观察物体; 6.千米和吨;7.轴对称图形; 8.认识分数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统计 ; 11.认识小数 ;12.整理
与复习
三、本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
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
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
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平年、闰年,知道
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三视图,能根据比较
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物体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
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
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
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
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经历收集和处理数据,掌握简单的统计与平均数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思维、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
观念,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
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
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
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
人。
四、教学措施
1. 课前做好备课工作,不但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教学方法,
做到有的放矢。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学生实
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
 
 2.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吃不饱”的学生向更高
的层次迈进,可以做一些有难度的题。
3、充分利用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将计算融于解决问题的情境当中,让数学知识变得有味,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生
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多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比如:买东西
和卖东西的例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算账,但出现在课本上时就不知
道如何处理了。
4、让学生学得主动.在班级中建立帮困小组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5、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本学期家长随堂听课,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
。尤其像李安冬、罗雪、夏许颖等这样的学生,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
只要家长关注他了,他的成绩就会跟上其他同学,而且学起来也有信心。
6、补差内容:有些内容是难点,但教材中安排的习题与课时明显不足,
在课后要及时反馈,让学生多做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预
测的目标。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7、在课堂上下功夫,练习有层次性,课后个别辅导,利用自习课集
中辅导,努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提高。
8、自觉学习教育理论与专著,适时撰写教学反思、经验、案例,提
高自身素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
9、利用网络教研开阔自己的眼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与评论,
参与探讨。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与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