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新学期 新起点 杨亚群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添加时间:2011-3-2 15:09:00 浏览量:
新学期 新起点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有效教学研讨会
时间: 2012年2月20日 姓名:杨亚群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看图学词、看图学句和基础训练三部分组成。
全册共20课,其中看图学句8课,看图学句12课。课文内容有反有 反映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继承革命传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勤俭节约、拾金不昧、争做好学生的,注意从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课文内容大多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只有少数内容要借助图片或电教片的直观形象才能认识。课文语言文字浅显常用,便于学生仿说,有利于培养、巩固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
全册分5个单元,每个单元4篇课文,按照图片穴刺学句------看图学句--------看图学句的结构进行安排,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一个基础训练。前后课文之间基本上根据内容深浅,篇幅长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编排。课文全文注音,便于学生阅读。生字都在田字格中写出范字,便于学生仿写。
本册安排了150多道课后练习题,每课的练习题基本上反映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基础训练共50到题。在这些练习题中除少量内容是拼音练习外,其余都是字、词、句的练习,体现了识字、学词、学句是这学期的重点,而三者之间又在逐步加重着句的分量。
本次安排了100多幅彩色插图,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说话、写话训练提供凭借,这是耳聋学生学习语文的特殊需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
课本后面附有生字表、偏旁名称表,供复习之用。
二、教学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提高鼻韵母、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发音技巧。继续学习拼读音节,能熟练的、正确的读出音节,学会本册新出现的音节。
2、学会242个生字及本册出现的新词语,能默写大部分词语。认识常见的偏旁,学习区别形近字。
3、能正确、清晰、熟练的打指语,能看懂学过的手指语;能看(听)语速较慢、口形较明显的词语和句子。
4、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地运用学过的部分词语。
5、能正确地理解图意和相应的句意。进一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培养说完整句、把句子写通顺的能力。
6、练习正确、流畅、有表情的朗读句子。
7、能背诵句子、默写句子、学习积累词语和句子。
8、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图画和事物的能力,能看图或看演示说(写)一两句或两三句与句完整、意思连贯的话。能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子回答简单的问题。
9、认识句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学期的重点依然是识字、学词、学句。更加重视识字教学,加强了对生字字形和字音的指导。
难点:本册教材在第三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较复杂的单句、“把”字句有关联词语的并列复句、简单的递进复句、无关联词语的因果复句以及简单的比喻句。句式结构都比上学期增加了难度。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7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3人。学生年龄小,但都比较聪明、活泼、好动。但因玩得天性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俞良俊、夏静、佘梦寒的学习的主动性较强,上课能做到认真听课,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其他四位则学习的主动性太差,致使成绩很不理想,尤其是和玉,连最基础的知识掌握都有困难。本学期我们班又加进来一名试读生,一切都要从头来,这学期将加大对他们的监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主动学习。
总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把它放大,让学生自己知道,也要让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知道!
五、教学措施:
众所周知,低年级聋生年龄较小,注意力短易转移,耐力差易疲劳,缺乏自制力,思维呈间断性。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聋校低年级语文教学呢?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归纳为以下六点:
一、直观教学。
聋生,尤其是低年级聋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短暂,注意容易转移和分散,环境中新奇的色彩、不同的运动物体都很容易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中引起且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是必要的。所以这学期,我准备每节课都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百度里的图片搜索,在上课时大量运用图片、动画等直观形式进行教学、复习或做游戏。
二、情境教学。
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轻松愉快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恰当地运用操作、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和蔼可亲,与学生情感沟通,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例如上学期学习词语“西瓜”时,学生纷纷上台来表演,有的学生从在地里摘西瓜表演开始,拍西瓜——摘西瓜——洗西瓜——切西瓜——吃西瓜——吐西瓜籽,真是惟妙惟肖,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三、发挥书画作用。
聋生因听力有缺陷,在音乐方面有障碍,但他们对美术却有着极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便充分运用书画这一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词语“竹”时,,我从竹笋开始画起,一步步地画出竹子的生长过程,,利用聋生对各种色彩的偏爱,用不同彩笔对各部分分别着色,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手中的彩笔。然后老师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及时地教学“竹子”这个词语,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这一音节所表示的意义,并能当堂消化,灵活运用。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句子通过画画来帮助他们理解,对于他们说不清的句子也通过绘画来表达,促进了师生之间交流的通畅!
四、视、味、触、嗅相结合。
聋生听力有误,可充分利用身体其它器官来加以弥补。聋生的视、味、触、嗅觉都与正常人一样,因其听力方面的缺损,使这些感官特别灵敏,因此在教学中我便充分运用这些灵敏感官的感受能力进行教学:学生发音时把纸片放在嘴边,通过观察纸片的运动来辨别发音时送气与否;拿枝花,拿瓶醋让他们闻一闻;拿个糖,拿个烧饼让他们尝一尝;用手摸摸老师与自己的声音是否振动来试探一下发音状况。这样既便于聋生更好地了解事物,也锻炼了观察能力。
五、随时随地的学习。
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单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日常交往更是不够的。随时随地的学习对聋生来说是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课堂上没有的物品,及时交给他们拼音、手势,并指导他们细致观察,这样聋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课堂以外的知识,而且记得真切、牢固。遇到那些美的,善的,丑的,恶的事物,老师加以说明,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对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老师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描述,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加强了与实践的结合,反过来,对那些课堂上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实践来加以印证,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多学好问的优良品质,又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增加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六、接触社会。
学生整日在家中或学校,知识面相对狭窄,视野不开阔,在风和日丽的日子,让家长领他们置身于喧闹的都市,参观一下琳琅满目的商店,到缤纷秀丽的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充实自己,开阔眼界。春天,让学生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亲自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飞翔于天空的乐趣,并从中增强失败后再次崛起的信心。
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还有许多更好的方法等待我们去挖掘,去探讨,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能找到更多更好的适合聋生地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
|
- 上一篇:新学期 新起点 巫能亮
- 下一篇:有效教学交流材料 姚丁香